台灣人買賣中古車通路

中古車市場新聞最新消息 / 作者: Jansonyeh

前言:

台灣每年成交的中古車約78萬輛,大約是新車成交的1.4~1.7倍,您知道買車的人都是如何找到他要的車嗎?

資料來源比例(%)
車子相關網站 / 論壇71.4
經銷商 / 售車業務12.3
親友分享5.3
電視節目2.1

消費者買賣中古車資料來源資料來源:每日頭條

車子相關網站 / 論壇資料來源:每日頭條

B2C/C2C結構優點缺點
8891/ABC好車網/U CAR/YAHOO中古車/蝦皮拍賣/臉書二手車電商,屬於二手車信息發布平台,為B2C/C2C提供資訊共享。成交快速,不需要給別人抽傭,有些電商甚至不收上架費。二手店商平台通常僅提供車主車輛上架,並不會負責相關驗証功能。而且(買/賣)的價格必須要自己定。
自售利用二手電商平台自己做文案販售自己做文案,有時侯賣的價錢比車商還高。自己必須篩選客戶,有時侯會空忙一場,有時侯還會遇到很麻煩的事。

目前可以看的出來台灣人在買中古車之前還是會先上網。資料來源:每日頭條

B2C結構優點缺點
SUM聯盟車商/好車大聯盟/順心聯盟/TACA聯盟/SAVE
聯盟體系車商總數約800家,占註冊車商總數20%
認證品牌可以保證透明車況,杜絕事故車、泡水車、火燒車,提供認證車售後質保服務。消費者購買品牌認證二手車已經形成習慣,非認證二手車被淘汰在主流市場之外。認證及品質保服務費用被包含在車價里。1,因為有品牌支撐,品質不佳的車子也會放在一起銷售。2,無法預估車子正確庫存期,價格較高。
原廠認証中古車資源雄厚,跟母企業共享資源。CPO認証,如有車況不佳的車子就盤給同業因為要分擔品牌支出,所以價格很高
其餘商家約4000家德國萊因認証車況價格混亂消費者常因價格考量而買到車況不明的車。

經銷商/售車業務,資料來源:每日頭條

關於各項賣車優缺點

狀況缺點
賣給熟人和自己人比較熟,容易建立信任感人情賣不到好價錢,車子出狀況無法愉快相處。
賣給車商成交時間短,怕麻煩的好選擇。二手車市場魚目混珠,價格混亂,建議貨比三家。
利用電平台販售價格自己定,賣給個人更好。很方便。二手店商平台通常僅提供車主車輛上架,並不會負相關驗証功能。並且盈虧自負。
送汽車拍賣場拍賣通過現場或線上拍賣,價高者得,沒有售後保固問題。無法很好的掌握車況,另外車主可能對佣金有一定的心理牴觸。
二手車交易網站或交易公司寄賣交易網站或交易公司會幫忙檢測車況,過戶手續代辦,增加車輛延保等延長服務,個人購車更放心。因為直接出售給個人,車價是有保障的。一般能高過車商5~10%收購價,較少討價還價的空間。時間上難掌握,想要賣好價要等有綠人。而且還要給交易網相當於車價值3%的服務費。如果要是通過二手車交易公司寄賣,將車寄存在市場中,顧問給找買家。市場收取管理費,這種方式不能及時回收車款。
新車營業所換車透過新車業務介紹新舊交換,買新車的時侯直接把舊車抵價,有些換舊車後買新車會有一定的折扣,而且辦起來相當方便,交車時新舊車一齊換,一站式服務。部分新車沒有原廠認証中古車,二手車和這種店換購價格比外面跑單幫價格低,原因是新車營業所沒有消化能力最終還是賣給跑單幫,業務人員還會從中賺一筆差價,所以價格比行情價還低。
另外,我們再提供您一個國人上網的習慣
全體(%)純市話族(%)使用通話裝置市話+手機(%)純手機族(%)
曾經上網率89.6%21.6%93.2%91.0%
近半年上網率88.8%15.5%92.5%91.0%
近半年無線上網率87.5%12.8%91.5%89.1%
近半年行動上網率85.2%9.3%88.8%88.6%
近半年無線區域上網率42.0%6.0%44.6%40.3%

從這張圖表可以看出台灣人用手機上網消費的比例是很高的。

經由以上圖表我們發現台灣買賣中古車的幾個重點

優點

  • 網路讓台灣(買/賣)車變的非常迅速。
  • 中古車賣的好通常都是網路做的很好。 
  • 願意提供優質服務的實體車商還是很多。
  • (買/賣)車選擇的方式變的很多。
  • 很多車商都是大公司開的所以保障很多。
  • 車商會提供一些佐證以証明該車車況。
  • 拍賣場提供的車況都是非常正確而且可信。
  • 業者賣車變的比較簡單(拍照上傳,車況敍述)。
  • 業者都很誠實告知該車車況取信消費者。
  • 因為趨勢讓中古車業者往專業發展(比如証照)。

缺點

  • 但是也有可能讓消費者比較變多了。
  •  但網路通常存在虛虛實實。
  • 但是車商很多的隱形成本也的確讓車價有很明顯的差異。
  • 但是因為太多選擇而造成(買/賣)車選擇障礙。
  • 但是因為成本導致末端報價與消費預期差太多。
  • 但客戶往往都是在品質與價格之間無法下決定。
  • 一般消費者因為不是車商而無法享受這種專業的服務。
  • 當雙方認知有差異的話就很容易發生消費糾紛。
  • 部分不肖業者以劣質車況的車用話術欺騙消費者。
  • 因為資訊落差讓部分消費者認為業者賺太多。
返回頂端